足协评议:五例裁判错漏判,两中甲三中乙。

2025-07-31 04:09:00

**雷速体育报道,中国足协裁判评议组出击**

7月29日消息,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完成本赛季第二十期裁判评议工作,共揭露5起因判罚失误而引发争议的案例。这些错判、漏判的案例发生在不同级别的中甲联赛及中乙联赛中,严重影响了比赛的公平公正性。

**错判一:中甲焦点战,南通支云VS南京城市**

在南通支云与南京城市的中甲第18轮比赛中,第24分钟时南京城市队在角球进攻后与南通支云守门员发生身体接触,随即进球。然而,当值裁判却判定南京城市队员犯规,进球无效。经过评议组仔细研究,双方接触并非犯规行为,进球应当有效,裁判的判罚存在明显错误。

**错判二:暴力行为与漏判并存**

同一场比赛中,第90+5分钟,南通支云10号队员与南京城市19号发生冲突。后者犯规后,前者试图反击。裁判仅对南通支云10号出示黄牌,而未对南京城市19号的犯规行为进行处罚。评议组认为,南通支云10号的行为属于暴力行为,应出示红牌;而南京城市19号则应被出示黄牌,此次判罚存在漏判。

**错判三、四、五:中乙联赛风波**

在中乙联赛的赛场上,也发生了几起判罚争议。在湖北青年星与江西庐山第21轮比赛中,湖北队3号在罚球区防守时被判犯规并罚点球;但评议组认为双方接触属于正常范围,应视为无违规行为。而在赣州瑞狮与武汉三镇B队的比赛中,双方守门员和队员之间的接触也被错误地判定为犯规,导致比赛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上述所有案例均表明了当前足协裁判在比赛中出现的重大失误和漏洞,这也给比赛的公平性带来了严重影响。对于这些情况,中国足协已开始采取措施加强裁判员的培训和管理,以保障未来比赛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希望在未来,中国足球赛事的裁判员们能够更加严谨地执行职责,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和误会,为球迷们带来更加精彩的比赛体验。同时,也期待中国足协能够进一步加强裁判员的培训和管理机制,确保每一场比赛都能公平公正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