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亚洲杯半决赛中,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尽管中国女篮在上半场表现尚可,压制住了对手的攻势,但进入下半场,局势却发生了逆转。连续的失误和进攻端的哑火,使得中国女篮被对手反超,分差一度被拉大至10分以上。最终,中国女篮以81比90不敌日本女篮,遗憾地与亚洲杯决赛失之交臂。
纵观全场比赛,中国女篮失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外线防守的漏洞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日本女篮在这场比赛中外线出手次数多达34次,成功命中的三分球高达16个,占总得分的比例超过一半,三分球命中率更是高达47.1%。面对日本女篮的外线狂轰滥炸,中国女篮的外线防守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有效遏制对手的外线得分。虽然她们试图通过内线的优势进行联防,但很快便被日本的快速传导和无球跑动所破解。
其次,核心球员的发挥不尽如人意也是中国女篮失利的重要原因。尽管韩旭贡献了18分、7篮板和7助攻的全面数据,但她的投篮效率并不高,19次投篮仅命中7次。张子宇虽然也有不错的得分和篮板数据,但出现了多次失误,且由于内线双塔的存在,使得中国女篮的攻守转换变得缓慢。杨舒予虽然得分较高,但在场上过于依赖单打,未能与内线形成有效的配合。在关键时刻,中国女篮缺乏一个能够解决关键问题的硬解能力球员,李梦的缺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此外,教练宫鲁鸣的临场调整滞后也是中国女篮失利的一个因素。曾经靠双塔战术取得比分反超的中国女篮,在面对日本女篮的绕前防守时,未能及时调整战术。当日本女篮连续得分时,教练未能给予足够的防守压迫感。而在赛前,宫鲁鸣对日本队的轻视也似乎让整支队伍在比赛中放松了警惕。他们在比赛开始前误判了对手的实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比赛的走势。
此外,中国女篮在战术思想方面相对落后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面对已经采用炮轰战术的日本女篮,中国女篮还在坚持双塔战术。除此之外,中国女篮的基本功和战术执行能力也明显弱于对手。
这场失利对于中国女篮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希望她们能够从这场比赛中彻底清醒过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